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发布日期:2025-02-27 08:52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石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各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依靠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深刻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驱动着文化发展动能的转换,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创新文化生产模式,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传统的文化生产模式往往受限于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创作效率和创意表达存在一定局限。科技创新为文化生产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化创作工具愈发多样化和智能化。

在影视制作中,特效软件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运用,能够轻松打造出逼真的奇幻场景,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让曾经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画面得以生动呈现。凭借先进的3D技术和特效制作,构建出一个个美轮美奂的场景,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开启了电影制作的新纪元。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创作领域崭露头角。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海量文化数据的分析,挖掘出潜在的创作灵感,甚至辅助完成部分创作工作。一些音乐创作软件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风格和情感基调,自动生成旋律和和弦,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思路。

在文学创作方面,人工智能也能协助作者进行素材整理、情节构思等工作,提高创作效率。科技创新打破了传统创作的边界,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化创作中来,激发了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扩大文化宣介能力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格局。新媒体平台成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信息能够瞬间传遍全球。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传播的节点,一条有趣的文化短视频或一篇有深度的文化文章,通过用户的分享和转发,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以百万计的浏览量。

各类传统文化节目,借助网络平台等载体迅速走红,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共鸣,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G技术的商用进一步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质量。5G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使得高清视频、VR直播等新型传播方式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观看远在千里之外的文化演出、艺术展览,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科技创新让文化传播更加精准、高效,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优秀的文化成果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变革文化消费方式,提升文化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创新,文化消费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消费模式,对个性化、互动化的文化体验需求日益增长。

在线游戏、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短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随时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以游戏产业为例,如今的游戏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历史、神话、艺术等。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获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文化消费的互动性不断增强。文化场馆利用智能导览系统、互动体验装置等,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游览故宫,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物进行“互动”,这种全新的文化消费体验深受游客喜爱。科技创新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推动了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作者系小平干部学院、广安市委党校讲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