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广安民营经济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4-24 08:47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李文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其发展状况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出台“一方案两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据统计,2024年,广安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9万户,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986.5亿元,同比增长7%,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充分展现出广安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活力。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广安民营经济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部分惠企政策落地存在堵点等问题。对此,我市要坚持问题导向,以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久久为功的决心,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首先,要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问题,主动作为,把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

其次,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政府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协同联动;严格落实“首席代表”制度,加快推进“广天下·安心办”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间,切实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最后,要紧扣“同城融圈”首位战略,积极推进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持续推动“川渝通办”事项提质扩面,有效打破地域壁垒,切实解决企业跨省业务办理“多头跑”问题。

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降低生产成本

要聚焦要素保障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

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大专项基金设立力度,落实贷款利率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信贷支持,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土地保障上,严格落实“土地跟着项目走”原则,优先保障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土地要素支撑。

人力资源领域,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吸引优质猎头机构入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开发岗位,推进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精准就业。

科技创新层面,聚焦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依托川渝高竹新区等产业平台,构建资源共享协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法律服务

要在规范执法行为与完善法律服务上双向发力。一方面,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建立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制度与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推行“一体化”执法检查,集中整治“四乱”问题,降低检查频次,推动行政执法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创新政企联动模式,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深入落实特约观察员制度、县处级领导重点项目包联服务制度,精准响应企业诉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专项督导作用,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此外,还要加强法治化保障,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合同审核、争议调解等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在透明高效的法治环境中稳健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市要在进一步打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安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作者系小平干部学院、广安市委党校教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