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日报评论员
游客的脚步丈量文旅热度、市场温度。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着力破解“人来自何方,心何处安放”的问题。
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深入分析广安实施“同城融圈”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精准研判文旅产业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主动顺应文旅市场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做强重庆文旅主市场,培育全国文旅大市场,开拓入境游新市场。将产业与市场相融合,需求与供给相统一,让广安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融入重庆都市圈的发展优势,转化为依托重庆市场、融入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点燃文旅消费热情,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火热场景、火爆态势。
重庆主市场是“基本盘”,要稳住不放、做大做强。重庆作为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庞大,文旅外流需求旺盛,已成为我市最大游客来源地,2024年我市接待重庆游客突破900万人次。旅客流量就是文旅市场的主攻方向,保持游客顺向流入、推动消费持续升温,广安要全面对接和融入重庆,打造重庆人出游首选地。规划同步。编制“十五五”文旅专项规划,广安努力争取纳入重庆盘子,以规划衔接带动政策、产业、机制深度协同,让两地文旅“说同样的话”“干同样的事”。待遇同城。推动交通、消费、服务同城化,以宾至如归的“同城感”,变“他乡客”为“家乡人”。活动同办。共同推动毗邻地区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共同举办重大文旅展会节会、演艺赛事活动,形成叠加和溢出效应,变“独乐乐”为“众乐乐”。
全国大市场是“增量盘”,要主动融入、加快培育。依托重庆培育全国大市场。重庆是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4.73亿人次。重庆的超高人气转化为广安的游客资源,要强化与重庆的业态联动、客源互送,借力重庆的游客集散地优势,共推精品路线,共树特色品牌,将广安游嵌入重庆游的行程周期,成为游客领略巴山蜀水、解锁巴蜀文化的重要一环,让游客循着重庆游广安。瞄准重点客源区融入全国大市场。深化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都市群文旅合作,持续叫响“小平故里·安逸广安”文旅品牌,用心用情用力呵护“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让游客心生向往、不虚此行。
入境游新市场是“潜力盘”,要顺应潮流、积极开拓。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辽阔疆域的壮美自然风光、接轨国际的入境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入境游新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要交流互鉴引客源。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在人文交流、民间交往中,亲戚越走越亲、来客越聚越多。要讲好故事扬名声。立足独特资源,寻找与外国游客的文化共情点,打造独具广安辨识度的文旅IP,创新国际传播方式,让广安故事走出去、外国友人听进去。要优化环境强体验。争取240小时过境免签,落实广渝出入境证件同城化办理等优惠政策,方便外国游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畅通水陆空铁交通网络,实现交通转换无缝对接,让外国游客能通天下、达广安。
拥抱三大市场,是提升人气、做强产业、拉动消费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要目不转睛盯市场,千方百计抢市场,用市场的接受度、活跃度检验文旅产业的成熟度、开放度,让万千游客心仪广安、潮涌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