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双圈”机遇 激活文旅新“磁场”

发布日期:2025-07-31 08:44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文焮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将“深化文旅融合,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治蜀兴川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安作为川东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前沿,既具有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红岩等红色文化,又拥有嘉陵江等生态资源,更毗邻重庆文旅消费中心市场,在“双圈”建设中具备“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立足新方位、把握新机遇,广安需以“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为牵引,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文旅业态融合创新、文旅品牌提质增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的文旅活力。

小平故里行:厚植红色根脉,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旅游主阵地

广安作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是最核心的竞争优势。邓小平同志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川渝地区红色文化的“精神灯塔”。省委全会提出“推动红色旅游提质升级,丰富红色旅游体验”,这为广安发展红色旅游指明了方向。广安需立足“红色基因库”的核心定位,以“小平故里”为品牌内核,借助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文化影响力,做大做强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深度融合,构建“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的复合型产业链。

从区位优势看,广安已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距重庆中心城区仅1小时车程,是重庆市民红色旅游的“首选地”。依托这一优势,广安可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景区联动,共建“川渝红色文旅走廊”,推出“邓小平故里—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跨区域精品线路,开发“重走伟人之路”“红色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川渝及周边省份游客。同时,紧扣省委“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广安需深化红色文化IP开发,结合当下AI发展浪潮,将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的历史故事制作成3D影片,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此外,还要把伟人故事转化为文创产品、数字展陈和实景演艺,让红色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传承”,从“区域资源”提升为“国家符号”。

华蓥山上居:深耕生态本底,建设“华蓥山上居”森林康养胜地

华蓥山是川东平行岭谷的生态屏障,也是广安文旅的“绿色名片”。这里集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峡谷温泉于一体,此外还有华蓥山起义纪念馆、红岩广场,兼具自然奇观与红色文化双重底蕴。省委全会提出“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建设生态康养度假胜地,丰富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做强生态观光旅游,建设一批精品旅游度假区”,这为华蓥山从“生态资源”向“文旅经济”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撑。广安需以“华蓥山上居”为抓手,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共进,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赏雪”的四季文旅产品体系。

华蓥山的生态优势在于其“原真性”——森林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1.2万个,是川渝地区的“天然氧吧”。依托这一优势,广安可重点发展“生态+康养”业态:在明月山、铜锣山片区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开发森林瑜伽、雾浴养生、药浴疗愈、中医推拿、矿物泥疗等项目,打造出一批特色康养产品;在石林景区和天池湖打造地质研学基地,结合喀斯特地貌特征及生物多样性设计科普课程,构建全方位研学体系;在华蓥山附近乡村植入巴渝文化元素,发展具有差异化的高端民宿集群,配套森林步道和露营基地,形成“白天登山览胜,夜晚枕泉而眠”的深度体验模式。同时,强化与重庆北碚、渝北的区域协作,共建“华蓥山—缙云山”“华蓥山—金刀峡”“华蓥山—园博园”等精品旅游环线,共享客源、共推线路、共办节庆,推动“一山两治”向“一山共兴”转变,助力华蓥山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嘉陵江畔游:激活江河文化,构建川东地区滨江文旅休闲经济带

千里嘉陵,广安最美。嘉陵江作为长江的第二大支流,在武胜境内全长117公里,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省委全会提出“要厚植巴蜀文化根脉,高水平开展文艺精品创作,高质量抓好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保护,高标准打造对外展示平台”,这为广安依托嘉陵江发展文旅经济提供了战略指引。广安需以“嘉陵江生态带”为轴线,串联沿线的乡镇、村落、湿地,打造“江中有景、岸上有韵、城中有魂”的滨江文旅休闲经济带。

嘉陵江的文化价值在于其“包容性”——它既是古代巴蜀两地的水上通商要道,也是抗战时期物资运输的生命线,更是当代川渝协同发展的生态纽带。广安可重点开发“江景+文化”产品:依托沿口古镇构筑岸上人文美景,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沿岸古街道、古寺庙等文化建筑,复原“一江一水一码头、五街八巷十六景”的景观,将沿口古镇打造成“千里嘉陵江第一古镇”;通过“十里嘉陵画廊”灯光秀,以“光影为笔、江水为卷”,用光影技术更加生动地展现武胜剪纸、竹丝画帘、川东皮影等非遗技艺,让静态文化“活起来”,把“千里嘉陵,武胜最长”变成“千里嘉陵,广安最美”;以嘉陵江为轴线,串联沿口古镇、永寿寺、龙女湖、宝箴塞、露营基地、低坑瀑布等沿江景点,创新“游轮+音乐+火锅+烧烤”的模式,打造水上沉浸式体验,提升船上观感服务。同时,强化与广元、南充和重庆合川、北碚的江岸联动,共同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开发嘉陵江水上旅游线路,举办“嘉陵江沿线龙舟比赛、嘉陵江美食节”等活动,让嘉陵江从“地理纽带”升级为“文旅金带”。 (作者系武胜县纪委一级科员)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