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这些情景是否在你生活中反复出现?
情景一:
一家中餐馆内小明和爸爸正在点餐。
小明:“爸爸,差不多了,再点就吃不完了。”
爸爸:“你不懂,宁可客人吃撑,也不能让客人没吃饱。点的多才显得咱有诚意,没有怠慢人家。”
小明:“但是到时候剩下了,不仅浪费粮食也浪费钱。”
爸爸:“走的时候餐桌不剩点菜,盘子空空的,白花花一片多没面子啊。”
小明:“那我们走的时候打包吧。”
爸爸:“打什么包啊,显得咱们不大方。”
情景二:
食堂内餐具回收处,很多人拿去回收的盘子里还剩很多食物。
小王:“我付过钱了,不算浪费粮食。”
小李:“反正食堂比较便宜,吃不完就倒了”
小范:“食堂太咸太油了,吃了两口实在吃不下去,只能拿去倒了”
相信上面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吧?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
因为上述错误观念而浪费食物。
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意识到食物浪费的问题,
那么以下的统计数据
将告诉你目前我国食物浪费状况
有多么严重。
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初步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现如今我们还面对着新冠病毒疫情、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使得粮食危机的风险更加突出。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在2020年大幅增加。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布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这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在当下这个特殊背景下,我们更应认真对待粮食的巨大浪费现象,珍惜食物,拒绝浪费!
在公共餐饮中,
我们应该如何杜绝食物浪费呢?
请记住这八个字:
“科学点餐,餐餐光盘”。
1、什么是科学点餐?
所谓科学点餐,就是吃多少点多少,按需消费,理性消费。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错误观念,放下“面子心理”。不应该以夸张的物质消费构建身份认同,而是更注重享受美食和与朋友相处的乐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给餐桌做减法,给人心去包袱,同时也是给钱包减负、给肠胃减负。以正确的心态科学点餐是从源头上杜绝粮食浪费的重要一步。
2、“光盘行动”的误区
说完“科学点餐”再来聊聊“餐餐光盘”。首先帮助大家澄清一下对于“光盘行动”的误区。
所谓“光盘”不是说即使吃撑也要强行吃完全部餐食,而是指“吃不完,兜着走!”,即如果吃不完,记得打包带走。
现在很多餐厅都为顾客准备了打包盒,提供打包服务,非常方便快捷。打包带走一点也不会显得小气,因为不浪费粮食是对食物和提供食物的人最大的尊重。
为了更好地做到“科学点餐,餐餐光盘”,推荐给你以下几个小妙招:
Part.01:首次点餐少一些,不够再加。
提倡推行“N-1点餐模式”,如有10位进餐者建议先点9个人的份量,不够时再增加。平时点餐无法确定是否适量时,可以选择少点一些,不够再加,这样就不会盲目地点多啦。
Part.02:点餐时多咨询服务员。
服务员较为清楚自家菜品的分量,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相比顾客更了解不同数量的客人合适的点餐分量。点餐时咨询服务员分量是否合适,可以帮助我们科学点餐。
Part.03:多点半份菜或小份菜。
近期很多餐厅都推出了半份菜和小份菜。如成都很多火锅店都推出点半份菜或按两点菜的新模式。多点半份菜或小份菜不仅节约,还可以满足大家对于菜品的多样化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Part.04:珍惜粮食,从娃抓起。
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培养。建议家庭中成年人应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同时家长要言传身教树立一个节约粮食的好榜样。
Part.05:带动亲友,科学点餐。
时常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适量点餐、避免浪费,把文明进餐理念传播出去,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人们熟知的古词名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无不展现出国人对食物的尊重与珍惜。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努力实现“科学点餐,餐餐光盘”。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