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谋”为前提,强化整体推动。建立“一网通办”工作领导小组-警种-派出所三级责任联动体系,明确、细化三级职责任务、合作机制。细化分解“一网通办”目标任务归口至对应单位,条块紧密协作不折不扣形成合力,构建方向明确、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建立“一网通办”工作联络群,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实时强化工作跟踪问效。
二、以“网”为基础,强化运行保障。一是完善基础配置。认领、发布、梳理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公共服务等事项,编制基本信息、受理条件、办理流程、收费标准等清单要素,完成一体化平台配置,统一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办事流程、表单材料,实现两端“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2023年以来,认领四川一体化服务平台服务清单754项,广安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完成共享开放目录清单72个,其中23个高频事项可在线申办;制定公布“跨省通办”事项清单17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17项,发布川渝电子证照互认实施清单20项。二是优化运行流程。围绕“一网通办”优化再造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流程,实现申请、受理、审批、制证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对照省厅和广安市发布的8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认领工作任务,逐一对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证照发放等跨部门流程进行再造,编制发布“一件事服务”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实现100%网上可申报。三是强化高效办理。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四减”,逐一明确事项办结时限,落实“马上办”“容缺办”“无差别办”“全程代办”等创新措施,压缩时间成本提升办事效率,推进效能的全面再造。2021年以来,四川一体化服务平台共办件193757件,其中线上办件114724件,线下办件79033件,按时办结率100%,主动评价率99.8%,办件覆盖率91.25%。
三、以“办”为核心,强化智慧赋能。一是坚决破除技术壁垒。以金盾广安公众号为依托,解决平台不兼容的技术难题,把“四川政务服务网”“交管12123”服务大厅搬至“金盾广安”网上营业大厅,通过功能优化、资源整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建成好用、实用、易用的“掌上办”营业厅。二是倾力打造“网上办”大厅。大力推行广安公安“微户政”,扩大知晓面,将出生入户登记、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等5大类10项户政办理服务事项打包置入平台,对办理条件进行筛查后正式办理,实现10项业务全程网上流转“一网办”,办件比例达46.3%。截至目前,全县“微户政”关注人数20万余人,为群众答疑解惑3000余个,办理户籍业务7000余件,群众满意度100%。三是有效提升“自助办”。加大“天府通办”“一网通办”“广安市公安微户政”推广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网上咨询、查询、办理政务服务事项,针对中青年群体重点宣传,引导群众彻底转变观念改变习惯,提升网上“自助办”比例。梳理户政、出入境、车管等高频业务,分区域建成12个警务自助服务区,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实现高频事项精准入驻自助终端,有效缓解窗口压力,解决群众多、程序繁、办事慢等痛点问题。四是扩大电子凭证应用。授权9个电子证照,积极引导群众申领电子凭证,启用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居住证、机动车驾驶证、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通过“天府通办”“交管12123”等平台出示,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和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应用。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