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机制创新。构建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创新村村合作、村村帮带模式,组建片区集体经济联合社8个,打造“花海凉水井”饮用水厂等集体经济项目30余个,全面清零集体经济薄弱村。今年来,37个村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实现固定资产增值100余万元。
二是产业融合。巩固提升蜜梨、粮油等特色产业基地2000余亩,培育“甘溪农家”“梨香花海”等特色品牌6个,推出“梦幻花海·红色之旅”等4条农文旅融合线路,创新“线下展销+直播带货”模式,带动农特产品外销。今年来,展销农特产品7场次21款,开播助农直播700余场,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
三是金融赋能。出台《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推出“振兴贷”等5个金融产品,试点“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为蜜梨、油樟等产业投保,降低经营风险。今年来,为大佛山村等6个村发放贷款40万元,撬动信贷资金450万元。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