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特色产业“筑基塑形”。聚焦精品粮油和高山蜜梨两大本地农业主体,实施“基地扩规+主体培育+园区提能”三位一体推进战略,筑牢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根基。目前,我市累计建成优质粮油基地3万亩、蜜梨产业基地4.5万亩,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30家,梨产业园区跻身省五星级园区。
二是三产融合“串珠成链”。投入4000万元建设冷链仓储保鲜设施、果汁生产线等,延伸产业链至蜜梨膏、蜜梨果酒、文创雪糕等高附加值领域。依托华蓥山红色底蕴,打造“梨园写生”“红色研学”等文旅IP,梨奇世界、农耕体验园、蜜梨之心等串联成线。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22件,循环冷藏能力达6400吨,“梦幻花海·红色之旅”年吸引游客14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4500元。
三是末梢经济“造血赋能”。创新“保底+发展”双奖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苗木、生态畜禽等产业,形成“一户一院、多户连片”规模化格局;组建“红色主播”助农矩阵,依托“书记主播”“老兵园林”等乡村直播基地,帮助农户足不出户赚取“云端收益”。目前,我市已打造庭院经济样板500户,带动3000户自主经营;开展直播2368场,广安蜜梨、华蓥山葡萄等“土特产”线上销售额破711万元。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