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1-10-27
  • 发布日期 2021-10-27
  • 文号 广市农函〔2021〕448号
  • 有效性 有效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3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10-27 16:21 来源: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冯雏委员:

提出的《关于推动广安蚕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3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调优区域布局。全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要求,2021314日,市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广安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2021-2025年)(广农领20212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蚕桑产业区域布局,恢复发展蚕桑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重点抓好武胜、岳池、广安区和前锋区4个蚕桑主产县、16个蚕桑重点乡镇发展规划,推进以嘉陵江、渠江流域为主的蚕桑产业带发展,高标准建设产地初加工、文创文旅等功能区,推进蚕桑产业集中集聚融合发展。

(二)关于蚕桑基地提质。一是蚕桑基地初具规模。截2020年底,全市可利用桑园面积8万余亩,其中标准化桑园面积达3.9万余亩,果桑面积2193多亩。蚕桑基地乡镇达到19个,蚕桑特色村25个,桑园面积10亩以上的蚕桑业主(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60个,养蚕农户近万户。2020年全市新(改)建桑园面积3575亩,全年(春季、夏季、正秋和晚秋四季)共发种62922张(其中武胜3.7万、岳池1.5万、广安区0.87万、其余区市县共0.2万),产茧2452.1吨,综合均价37.66/公斤;桑果产量868吨,产值1586万元。二是养蚕设施大幅改善。近年来,我市在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建设以及省力化设备配置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养蚕设施的标准化促进了蚕茧质量的提升,所产蚕茧均可缫5A以上高端生丝。养蚕大棚44.4万平方米,小蚕共育室2.4万平方米,其中武胜养蚕大棚面积达38.9万平方米,小蚕共育室18166平方米,安泰公司在猛山乡建成小蚕共育中心2个。同时配套省力化蚕台、方格蔟、旋转架及小蚕共育盒、大小蚕网、补湿器、空调器、消毒机、切桑机、桑树伐条机等设施设备。三是桑树病虫绿色防控取得进展。武胜在猛山蚕桑专家大院成立桑树病虫害测报站,在猛山、乐善、双星等建立5个测报点,对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0个,桑螟虫性诱捕器5000个,安装在桑园集中成片区域。四是武胜猛山蚕桑产业园成功创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正准备争创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五年内争取再创一个省级蚕桑园区,认定2个市县级蚕桑园区。

(三)关于提升主体加工能力。安泰集团公司的“宝珍”牌白厂丝平均品位达到了5A80级,商检正品率达到100%5A6A级高品位生丝已经达到99%目前,全市正在以安泰集团公司为龙头,加快推进蚕桑业加工提档升级。一是生产总量稳步提升。到2025年,全市标准化桑园总面积达到5万亩,年养蚕10万张,产茧400万公斤,桑果产量2000吨,桑枝菌产量达到500吨,蚕桑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二是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龙头企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茧丝绸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先进自动缫丝机、无梭织机占比持续增加,年产生丝达800吨以上,品位达到5A80以上,生产织绸实现年总产值11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亿元以上。三是产业质量持续提高。到2025年,蚕桑良种覆盖率95%以上,小蚕共育面9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80%以上,高端优质茧占总茧量的80%,蚕桑产业资源综合利用80%以上,蚕桑产业成为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区域经济繁荣、文化传承的优势特色产业。

(四)关于扩展品牌市场。一是加大蚕桑产品推广力度,积极组织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参加了成都西博会、杭州丝绸博览会、苏州丝绸博览会、上海面料展会、广州丝绸交易会和南充丝绸专业展会等展示展销会,扩大了广安蚕桑市场影响力二是引导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产品,培育本地蚕桑产品品牌,安泰集团公司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宝珍”牌生丝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蚕茧和桑获均获有机认三是推动数字技术应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抓好线上线下两个市场,畅通了蚕桑高端产品丝和稠出口欧洲和中端产品蚕丝被和丝巾等内销市场,“宝珍”牌白厂丝远销美欧、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关于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发展桑枝食用菌。我们利用以桑枝为主的培养料在大棚、桑园和田间种植大球盖菇、木耳、猴头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桑枝产量达33400吨,是难得的优质食用菌培养原料,目前全市桑枝菌鲜菇产量87吨,产值100万元以上;武胜县编制完成了《桑枝菌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及《桑枝菌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岳池大力发展生料田间栽培桑枝食用菌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开展多种经营。桑园-蔬菜、桑园-中药材、桑园-养鸡等农业项目,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三是延伸产业链。开发桑葚干、桑葚酒、桑叶茶、干食用菌和蚕丝被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提高土地产出,增加收入。是配套完善蚕桑基地旅游设施,增添旅游功能,打造了武胜猛山乡蚕桑休闲乡村旅游区,推动蚕桑与旅游深度融合。

(六)关于督促确保完成。是及时开推进会20201225日,政协副主席郑建军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推进会。会上传达了全省蚕桑产业会议精神,通报全市2020年蚕桑产业情况,安排2021年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参观了冬管现场,交流了经验。二是加强督查通报,2021323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全市蚕桑三冬工作情况的通报》。是督促蚕桑生产。2021527日,政协副主席郑建军组织召开了全市重点提案办理暨全市蚕桑春季生产现场会议。四是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对2021年蚕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通知》(广市农函〔2021190号),专门就蚕桑产业发展对各县(市、区)进行年度考核。

、下步工作打算

(一)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一是督促各级政府把蚕桑产业纳入农业特色产业同等扶持,每年给予奖励和补助。争取市财政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中每年预算安排专门的蚕桑产业发展专项经费,用于蚕桑标准化示范园管护奖补、示范性蚕桑家庭农场奖补、蚕桑产业发展政策性保险补贴和蚕桑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等。二是督促各县(市、区)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特别要优先解决养蚕大棚及附属设施建设的临时占地、安排专门的蚕桑产业发展奖补资金。

(二)督促各地制定产业规划。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蚕桑产业区域布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理念,重点抓好武胜、岳池、广安区和前锋区4个蚕桑主产区的发展规划,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桑果、蚕茧产地初加工、商品化处理设施和冷链物流设施,提高产地初加工水平,充分挖掘广安蚕桑文化、丝绸文化,开展文化资源保护,建设蚕桑宣传教育基地,推动蚕桑与文化深度融合。

(三)指导各地依托企业建基地。一是指导各地依托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主体原则,政策保险发展,企业保底收购,解决蚕农后顾之忧,推进蚕桑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二是坚持走适度规模和订单经营路子。结合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实际,积极发展10-50亩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蚕农(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及订单农业等经营模式,实现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蚕桑产业抗风险能力。

(四)综合利用增效益。各地应大力支持发展桑枝菌产业,推进桑园-蔬菜、桑园-中药材、桑园-养鸡等桑园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桑葚干、桑葚酒、桑叶茶、桑叶菜、干食用菌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鲜销和仓储结合,线下和线上多渠道销售,努力提高蚕桑产业收益。

(五)增强力量抓落实。督促各县市、区从机构、编制和人员方面注重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要从高等院校引进1-2名蚕桑专业技术人才,以解蚕桑技术力量紧缺之燃眉之急,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广安市蚕桑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认真做好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敬请持续关注全市“三农”工作,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1913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