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7-15
  • 发布日期 2025-08-06
  • 文号 广市农函〔2025〕140号
  • 有效性 有效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6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8-06 16:41 来源: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市政协第13委员小组(岳池县)

你们提出的《关于实施“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议》(第06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领导、理顺机制,做到工作开展有力有序”的建议

目前,广安市严格落实中央提出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因上级对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提出清理要求,不能随意新增各类领导小组,当前,市县两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承担。党委农办负责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日常工作,出台年度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督导、考核、资金筹集、激励制约等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全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和样板村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要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一线总指挥”,抓好和美乡村建设决策部署和统筹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年内召开一次本辖区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主持一次工作表彰会、到先行片区和样板村实地调研5次以上。目前全市共有34名市级领导联系28个村(市级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对所联系村开展调研指导、助力发展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对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筹资方面,要求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严格执行《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筹资方案》,加大项目、资金统筹力度,确保中省到村项目50%以上、非到村项目25%以上安排到2025年和美乡村任务村内,推动更多资金、项目纳入建设区域。要求各地围绕广安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任务清单》(广农办〔202128号)和市委组织部印发的《2025年度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着力集聚乡村人才、激励关怀乡村人才,推动人才工作为“千万工程”实践创新赋能。

二、关于因地制宜、做实规划,做到布局发展合理合规”的建议

(一)规划方面。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并结合广安实际,广安市农业农村局聘请浙江普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编制《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20232035)》,建设规划终稿即将形成。届时我们可提请市委领导组织评审,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20252035年)》作为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纲领性规划和实施方案,以“美丽广安·成渝田园”为定位,提出“一心、四带、三区、三十二个示范镇”空间布局,创新“四美共美”总体模式、“一改二建三转型四融合”实施模式、“核心示范·片区先行·样板带动·链动全域”建设模式等三大模式,将“和美乡村”创建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要求结合,侧重“宜居”“宜业”“和美”,就创新运营、分类实施、重点工程、“近中远”三期安排及重大项目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划,科学指导广安全市和美乡村梯次化建设。各县(市、区)也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汇集行业部门资金、资源,按照建设时序针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行片区、样板村、试点先行村等任务乡镇、村(社区)编制建设规划,如广安区编制了龙安乡先行片区发展规划,岳池县编制了样板村大梨树村发展规划。随着《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20252035年)》的出台,各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我们还聘请成都市标准化协会编制了《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先行村建设基本规范》《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建设基本规范》等建设规划,明确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按照“初级版”、“升级版”、“精品版”标准,分类建设样板村、试点先行村、补短村,必将有力助推《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20252035年)》实施。

(二)建设时序方面。按照省上安排部署,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分先行片区建设、样板村建设、补短村建设等三个类型开展。每年省上对我市都下达了目标任务,同时市、县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市、县年度目标任务。2025年我市将建成1个先行片区、7个样板村、100个补短村。到2029年,全市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个省定先行片区、35个省定样板村、500个省定补短村,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三)市级职能部门编制“和美乡村”行业发展规划方面。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也主动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纳入重要工作,如市住建局在场镇建设方面、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都有明确计划规划。今后,市农业农村局将更加注重与相关市级职能部门的对接配合,推动相关部门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做好相应的发展建设规划。对重大长远规划,将按照规定要求及程序提请市委市政府审定。

三、关于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做到乡村建设有显有潜”的建议

(一)集中攻坚方面。一是着力产业培育攻坚。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打造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目前全市有88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3个。建成国省级产业强镇11个,国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全市已培育发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30家、市级41家。下一步广安市将以园区发展为抓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持续巩固“一县一特色”。按照《广安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方案》部署,打造粮油、畜禽、果蔬饮料酒等600亿级产业集群。今年将完成10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和巩固提升80万亩优势特色产业,建成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2%左右。

全市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粮油产业发展基础。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2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87%2025年及以后还要新建20.6万亩、改造提升36万亩,2030年将适宜建设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全市立足各村(社区)、各乡镇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坚持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宜融则融的原则发展产业。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在做好市场前景论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但严禁遍地开花,坚决避免同质化和内卷化;对现有发展前景较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如武胜蚕桑、岳池中药材等着力巩固提升,延伸产业链条;对只适于发展粮油产业的地方全力做好粮油生产。同时进一步加强脱贫村产业扶持基金的使用及管理,发挥扶持基金的助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作用。2024年,全市1484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6.54亿元,村平均收入44.01万元,同比增长4.7%,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成效明显。

二是着力环境治理攻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印发了《农村垃圾治理宣传方案》、《广安市2025年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实施方案》。以“三张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工作清单)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成果的重要抓手,并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每周制播一期《乡风文明观察》电视栏目,扎实推进“七清一提升”行动(清理农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清洁厕屋便池、清理水源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无功能建筑、清理废旧广告标识标牌,提升村容村貌)和“一户一宅”制度落实,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已完成3.9万户农房改造,完成13.81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全市农村卫生厕所达76.11万户,普及率达94.63%。全市农村地区已构建“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33235个,生活垃圾中转站77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60座),生活垃圾转运车230辆,保洁运输车2004辆,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场镇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偏远乡村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无积压。同时全市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载体,争取省级“千村示范工程”以奖代补资金1.9亿元,全市109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率达75.29%。对全市已排查出的40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37条,剩余3条整改工作正有序推进。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脱贫地区发展庭院经济的通知》,在引导各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庭院及其周边环境卫生的规范治理。

(二)示范引领方面目前,根据《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片引领、千村带动、万村补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9年)》安排部署,我市每年都有先行片区、样板村、补短村(基本建成村)目标任务,在省定目标任务基础上,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均有市、县自定目标任务。2025年我市计划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定先行片区1个(广安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省定样板村7个(原精品村)、省定补短100个(查漏补缺,基本达到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要求)、市定试点先行村36个(原示范村)市定先行片区5个,充分发挥立标杆、示范引领作用。20262029年每年都将参照2025确定目标任务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我们还确定全市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关于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表彰工作,由于现在有严格规定,无法随意增加,我们积极商洽人社部门,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表扬规定,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其纳入表彰范围。

(三)久久为功方面。我市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既制定了《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20252035年)》,又结合《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评估指标试行》和广安实际,聘请成都市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先行村建设基本规范》、《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建设基本规范》等规范,为广安市深入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明确了方向、标准和基本进度。同时,严格落实省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库一单”(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库和乡村建设行动任务清单)制度,所有入库项目必须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合规性才能入库纳入实施计划,有效防止在建设过程中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动各方监督作用,并加强市县两级对项目推进的调度,使项目建设保时保质保量,防止“豆腐渣”工程。同时,抓好《广安市 2025 年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协同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相关单位一起,从“宜居”、“宜业”、“和美”三个方面,推动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规划好、实施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再次感谢市政协第13委员小组(岳池县)对全市学习“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的关心,你们的建议为我们高质高效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恳请你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关注、重视广安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推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5710

(联系人:苏孝林;联系电话:13882666600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