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发展改革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国网广安供电公司,各地方电网企业: 现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4〕344号)转发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电动自行车是群众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引导群众安全有序充电,对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广安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多,大型运营平台有广安爱众智慧新能源公司、峰泰科技、飓风充电、巴蜀·云等企业,同时也有数量众多的个体户或物业公司开展此项业务。前期调研发现,一些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存在“充电设施控制平台缺少监管、计量计价单位不统一、收费行为不规范、收费标准偏高等”问题,影响群众到户外充电积极性。各地要充分认识规范充电收费行为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用电安全、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要求,深入梳理本辖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业基本情况,引导充电服务收费标准合理形成,推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 二、理清职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国家、省政策就充电费用实行价费分离、有关电价政策、充电服务费管理、降低充电服务费的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各地要对照通知要求,理清部门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形成管理台账,对标对表逐项抓好贯彻落实。发改部门要督促电网企业、非电网供电主体、充电设施运营单位严格落实相关电价政策,正确处理好“放与管”两项任务。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执行明码标价、电价和服务费政策执行情况等监督检查,指导充电设施运营单位规范充电收费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电网企业应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充电设施加快改造。经信、消防救援、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自觉规范充电收费行为。 三、强化宣传,确保政策解读到位。各地要统筹组织好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收费政策宣传,通过手机报、门户网、公示栏、宣传单等方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国家、省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相关政策,针对群众特别关心的充电电价、服务收费、推动降低充电服务费方式、投诉举报渠道等内容进行重点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请及时沟通。
附件: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
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8月1日
附件
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地方电网企业、各增量配电网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4〕537号)要求,规范我省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引导充电服务收费标准合理形成,推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电费用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设施充电费用主要包括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对暂不具备电量单独计量条件充电设施,充电设施运营单位要加快升级改造,原则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
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按照明码标价有关规定,在充电场所、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等醒目位置分别标示充电电价、服务费项目与收费标准,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鼓励充电设施运营单位采用图片、动画等生动易懂方式展示收费方式和水平,便于用户快速准确理解。单次充电结束后,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当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向用户推送充电电量与电费、充电服务费收费方式、标准与金额等信息。
二、严格落实有关电价政策。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电网企业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向用户,均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涉及非电网直供电的,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电量,电网企业向非电网供电主体、非电网供电主体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向用户,也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居民住宅小区以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按其所在场所电价政策执行。
执行居民合表用户电价的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其充电设施具备分时计量功能的,可自愿选择执行分时电价,并按分时电价政策对充电用户计收电费。
三、充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充分考虑户外充电设施的公共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按照弥补成本、合理收益、诚实信用原则,结合市场供需状况,合理制定充电服务费标准。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单位接受委托与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签订运营合作协议时,应与业主充分沟通,遴选优质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合理确定充电服务费标准。各地应鼓励市场竞争,不得以行政手段指定充电设施运营单位。
四、推动降低充电服务费。具备运营能力的街道办、居(村)委会、小区产权单位、业主委员会以及由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自建自管自营充电设施,并从低确定充电服务费。对第三方建设运营的充电设施,倡导小区产权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不收或少收场地租赁费用、不参与或降低收入分成,将让利空间用于降低充电服务费。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单位应积极协助做好充电设施选址、建设安装、接电报装等工作。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通过给予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更好发挥国企作用等方式,降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成本。有关方面签订运营合作协议时,签约运营期限可与设备折旧年限适当衔接,倡导签订5年及以上运营合作协议,稳定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投资预期、摊薄资产折旧成本,为降低充电服务费创造条件。
五、推动充电设施由电网直接供电。电网企业应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充电设施加快改造,尽快实现对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的直接供电。现有居民住宅小区尚未实现电网企业直接供电的,鼓励产权单位向电网企业整体移交供电设施,为电网企业向充电设施直接供电创造条件;2025年1月1日以后新建居民住宅小区的充电设施,原则上应当由电网企业直接供电,避免因转供推高充电成本。
六、依法加强监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引导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合理确定充电服务费,鼓励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单位主动让利,通过运用联合约谈、提醒等方式方法,不断规范充电收费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相关投诉举报和人民群众反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规范充电收费行为,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各地要高度重视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推动降低充电收费对引导群众户外充电、保障用电安全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降低户外充电服务费,让群众能承担、愿意用。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